
一、制定背景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山東省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大力提升行政效能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工作部署,進一步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推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領域“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加快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編制出臺了《關于推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指導意見》。
二、工作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在規劃、施工許可、市政公用、竣工驗收等階段強化集成化、全鏈條改革,推行“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實現工程建設項目策劃即生成、拿地即開工、竣工即投產、驗收即辦證。
三、適用范圍
本方案適用于全市新建、改建、擴建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
四、重要舉措
本次改革聚焦重點建設項目落地、開工、驗收等方面的痛點難點問題,在規劃審批、施工許可、市政公用審批、竣工驗收、項目報建五個領域推行“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
在規劃審批階段,將規劃許可手續與人防手續審批等集成辦理,推出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審批事項“集成辦”。將防空地下室審批、水電暖氣信報裝審查、環境影響評價等事項納入聯審事項,推行規劃設計方案聯審。通過制定技術規范,明確具體許可內容等手段,加強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規范化管理。
在施工許可階段,將施工許可、人防、排水、消防設計審查等事項并聯審批,推行施工許可審批事項“集成辦”。通過工改平臺與政務服務通用審批平臺數據互聯互通,實現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配套費數據共享,方便配套費收取。通過部門協同、提前服務、平臺輔助等手段,暢通引黃干渠取水辦理途徑,實現高效辦成“取水一件事”。全面推行施工許可“土石方”“地下”“地上”施工許可“分階段辦理”。優化并入施工圖設計文件聯合審查的特殊建設工程消防技術審查流程,消防特殊建設工程在辦理主體階段工程施工許可時可同步申請并取得特殊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意見書,推進特殊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規范化、便利化。
在市政公用審批階段,通過完善平臺功能、辦理規范、辦事指南等,進一步細化水電氣暖網聯合報裝標準、流程,推動實現市域內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將外線接入工程涉及的城市綠地樹木審批、排水許可、信號燈遷移、公交站牌遷移、路燈遷改、市政設施建設類審批,整合為“占挖道路一件事”集成辦理。為了方便基層群眾辦理市政類審批,按照“一件事”入口環節,將服務端口前移,推動市政公用服務基層辦,提供下沉式“共享窗口”服務。從“用戶思維”角度出發,在項目各個階段,由服務專班主動跟進,根據項目實際需求,有針對的進行報裝服務事項集成辦理。
在竣工驗收階段,升級審批系統,開發新功能,實現聯合驗收全流程數字化。支持將消防工程質量過程管理與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質量監督有機融合,建立溝通機制,加強消防驗收關鍵部位和高頻問題日常監管,提高聯合驗收效率。針對規模較大的項目,按照“進度相似、并聯打包”的原則,可驗收事項分段集中組織,可對滿足獨立使用功能的單位工程,實施單獨聯合驗收。創新工業項目“建成即使用”模式,在滿足工程質量、安全前提下,廠房經監理預驗收合格后,建設單位通過承諾即可安裝調試生產設施、設備,聯合竣工驗收通過后投產運行。針對工業項目,推出“拎包入駐”模式,政府按照招商引資協議量身建設廠房,廠房建成后直接安裝設備投產運行,實現廠房建設與項目審批“雙鏈推進”。
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平臺智能化服務方面,健全電子文件歸檔規范、電子文件管理等制度文件,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業務“辦結即歸檔”。通過電子材料、電子簽章等功能升級,推進施工許可、排水許可等4個審批事項無紙化報建。建立建筑單體賦碼、用碼機制,加強建筑單體代碼應用,在辦理后續審批手續、實施質量安全監督、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竣工驗收等環節均關聯工程代碼、建筑單體編碼、單體空間位置信息。建立全生命周期數據歸集和“落圖”機制,全面貫通項目審批、監管、房屋管理、不動產登記等多領域數據,實現業務系統間自動關聯匹配各代碼和信息共享,提高業務辦理效率。推動城建檔案在線接收系統與工程審批、圖紙管理等系統互聯互通,實現城建檔案上傳、組卷、審核、驗收全流程線上辦理,實現城建檔案數字化轉型升級。探索依托工程審批系統后臺數據,對項目施工合同額、開工面積、銷售面積、竣工面積等數據進行分析,形成數據分析報告,為經濟發展提供參考。依托地理信息、無人機航拍等技術手段,實時更新項目情況,為重大項目個性化定制化服務提供數據支撐。
五、咨詢電話
0532-66200000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