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制定背景
我市作為全國工程建設項目數字化管理改革試點城市,按照國家、省、市關于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和“數字住建”工作部署要求,積極推進建筑單體賦碼、落圖以及代碼應用、數據歸集等相關工作,按照《關于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建辦廳函〔2023〕291號)、《青島市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改革試點工作方案》(青建審辦字〔2023〕5號)等文件,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本工作規程。
二、出臺目的
通過建立建筑單體代碼賦碼、落圖、應用工作機制,打通建筑的立項、土地、規劃、審批、招投標、勘察、設計、施工、驗收、交付、交易、使用、維修、拆除等全生命周期審批監管數據鏈條,實現建筑單體全生命周期“一碼全鏈”管理,解決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監管各環節項目顆粒度不統一、信息共享不暢、數據重復采集等問題,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據匯聚融合、業務協同,推動流程再造、制度重塑,為全面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促進工程建設領域高質量發展夯實數據基座。
三、適用范圍
青島市行政區域內的新建、改建、擴建、存量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礎設施等工程
四、重要舉措
1.統一建筑單體劃分原則。在新建建筑方面,青島市單體劃分結合規劃許可“一書三證”業務,參照《房屋建筑統一編碼與基本屬性數據標準》(JGJ/T496-2022)編碼單元進行劃分,實現規劃設計方案、施工圖審查、預測繪等業務以及建筑單體、不動產單元等編碼所用單體保持一致,為業務數據自動匹配創造基礎條件。
2.創新建筑單體賦碼規則。在《房屋建筑統一編碼與基本屬性數據標準》(JGJ/T496-2022)中房屋建筑代碼的基礎上,青島市將該代碼進一步擴展,建立42位代碼賦碼規則,擴充至套/間層級,并實現新建建筑和存量建筑的統一賦碼。
3.建立建筑單體賦碼落圖機制。賦碼工作分兩階段進行,規劃設計方案審查環節進行第一階段賦碼和落圖;施工圖審查至預測繪環節進行第二階段賦碼,并將單體代碼延伸至套/間層級。加強業務系統自動數據采集能力,實現項目用地紅線、建筑紅線、建筑單體外輪廓線的自動采集、落圖和數據共享,方便企業群眾辦事和政府部門間的高效協同。
4.加強建筑單體代碼應用。建筑單體代碼作為房屋建筑的身份識別標識,原則上將應用于建筑單體規劃、審批、招投標、勘察、設計、施工、驗收、交付、交易、使用、維修、拆除等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并與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代碼、工程代碼、不動產單元代碼等編碼相關聯,全面匯聚項目審批、監管、房屋管理、不動產登記等多領域數據,實現“一碼全鏈”,為企業辦事、政府部門審批監管等提供數據支撐。
5.數據采集。在辦理規劃設計方案審查業務時,設計單位需按照《青島市房屋建筑工程設計方案空間定位文件繪制導則》要求,提交空間定位文件。系統將自動從空間定位文件中提取項目用地紅線、建筑紅線、建筑單體外輪廓線,并自動創建建筑單體屬性表單,設計單位根據地圖中建筑單體圖形進行單體屬性信息的填報,完成單體信息的數據采集。其他數據的采集,能通過數據共享實現的均通過系統間數據共享進行。
6.數據更新。房屋建筑在改建、擴建時,當建筑結構類型發生改變,或當建筑高度、基底面積、總建筑面積中任何一項改變超過原值±50%時,該房屋建筑應重新申請編碼。
五、聯系電話
0532-66200000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