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全市應急管理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聚力防范災害事故,用心用情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全市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形勢持續保持平穩。
一、堅持提標加壓,全力提升安全生產能力
(一)強化統籌協調。發揮市安委會及其辦公室統籌協調作用,建立調度通報、工作督辦、督查核查機制,進一步完善專業委員會議事會商、聯合檢查、案件移交等制度措施,加強巡查督查,形成工作合力。制定《青島市安全生產工作任務分工》,明確了50個行業部門401項安全生產任務清單,進一步壓實行業部門監管責任,推動落實“三個必須”。
(二)加大整治力度。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拉網式”“起底式”大排查大整治行動,組織實施“下沉式”集中督導檢查、區(市)間異地交叉執法檢查和駐點監管,整改問題隱患25.86萬項。修訂《青島市安全生產舉報獎勵辦法》,擴大獎勵范圍,明確獎勵情形,提高獎勵標準,鼓勵群眾舉報隱患,累計辦理舉報1284件,發放獎金26.51萬元。
(三)加強監督管理。發揮專家和第三方服務機構專業優勢,在全市開展安全生產“大診斷”行動,逐企出具診斷報告,推動解決突出問題9201項。在全國首個制定《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安全生產違章行為監督管理辦法》,糾正員工作業習慣,推動企業作業標準化、行為規范化。加快推進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總監制度落實,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四)深化宣教培訓。突出抓好“三項崗位”人員培訓考核,強化生產經營單位全員安全生產培訓,線上線下培訓25萬人次。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作用,累計開展“查保促”“安全生產月”“5.12防災減災日”和安全宣傳“五進”(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等活動600余場次,大力普及安全知識、培育安全文化。
二、抓好五化建設,全力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一)抓智慧化應急。以“智慧應急”為牽引推進市應急指揮中心(城市云腦)建設,指揮大廳、聯合值守中心投入使用,匯聚國家、省、市21個單位業務系統30個,共享應用15個單位視頻監控2.5萬路,加快構建全過程、全鏈條、全周期的風險防控平臺。
(二)抓規范化值守。開展區(市)值班室標準化建設達標創建,10個區(市)全部達到省二級以上標準。堅持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值班和領導在崗帶班,重點時段部門聯合值班。修訂《突發事件信息報送工作規范》,完善信息報送流程,確保及時高效、快捷通暢。
(三)抓實戰化演練。開展“應急預案落實年”行動,指導市、區(市)、鎮(街)修訂專項預案1324個。市、區(市)兩級組織開展森林防火、防汛抗旱、震害防御等專項演練164次。督促指導全市規模以上企業開展應急演練9556次,累計62.97萬人參加演練,以實戰化全面提升突發事件應對能力和水平。
(四)抓專業化隊伍。充分發揮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作用,優化力量布局和隊伍編成,建成應急救援隊伍394支、2.5萬人。加強航空和海上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推進森林防滅火、海上引航應急救援直升機和海上救援消防船配備,“海陸空”一體化應急救援格局基本形成。
(五)抓全域化保障。研究制定《青島市“十四五”應急物資保障規劃》,建立應急物資快速調撥機制,推動構建實物儲備與協議儲備相結合的應急物資儲備體系。目前,全市119個應急物資儲備庫累計儲備應急物資20大類1074種,應急物資儲備保障能力不斷提升。
三、夯實基層基礎,全力提升防災減災能力
(一)加強監測預警。建設自然災害綜合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建立多部門會商研判機制,構建協同聯動、全域覆蓋的監測預警網絡。目前,我市慧眼衛星遙感火情監測系統全天候啟用,市地震臺網24小時不間斷監測,6038名基層災害信息員每天一線巡查,主動防范應對自然災害。
(二)狠抓森林防滅火工作。出臺《青島市森林防滅火工作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在全市1295處重要進山路口設置并啟用森林“防火碼”,重要時期累計布控18.6萬余人次。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協同有關部門新建修繕防火通道105.2公里、高山遠程視頻監控和進山路口監控386個。2020-2021年度防火期內,重點山區實現零火災、零傷亡。
(三)做好防汛防臺風工作。建立完善防汛防臺風責任制,組織開展汛前督導檢查,汛期應急、氣象、水務、消防等部門24小時聯合值班,成功應對強降雨8次、臺風1次,緊急轉移安置涉災群眾3099人,全市大中型水庫、河道零出險,人員零傷亡。
(四)強化震害防御。開展基于遙感影像和經驗估計的區域房屋抗震設防能力初判工作,形成了138個鎮街1.1萬平方公里、209萬棟建筑基礎成果。推進應急避難場所和地震科普示范學校建設,累計建成應急避難場所354個,國家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4所,山東省地震科普示范學校84所,進一步提高震害防御能力。
(五)夯實減災基礎。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試點完成32類84項調查任務,進一步摸清災害風險底數。發布《青島市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規范》,累計創建市級以上綜合減災示范社區390個。推進災害民生綜合保險工作,今年為市民投入保費2283萬元,賠付到位2650.32萬元。
去年三民活動,我局受理市民意見建議3項,均進行了認真辦理,辦結率100%。今年我局辦理反饋市民意見建議1166件,辦結率100%。
盡管我們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國家、省、市要求和人民的期待相比,我們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加強安全生產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建設等方面還有很多短板弱項,需要進一步開拓思路加以解決。
新的一年,我們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緊緊圍繞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實舉措,堅決把牢安全生產基本盤,加快構建抵御自然災害防線,努力打造科學高效應急救援體系,為我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安全保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