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制定背景
組織專家對本行政區域內風險較大的重點礦山進行診斷檢查,能夠及時發現和消除較大以上事故隱患,是當前提升礦山安全生產條件、防范發生重大事故的有效手段。2015年至2023年,原市安監局和市應急局采用購買服務的方式,依靠專業力量對重點非煤礦山開展診斷式檢查評,為整頓關閉不具備安全條件的礦山提供了法律依據,及時依法督導企業整改一批安全隱患,同時推進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雙體系建設,有效提升了我市地下開采非煤礦山本質安全水平,保持了全市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形勢的基本穩定好轉。
二、制定依據
依據《山東省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診斷工作的實施意見》(魯安發〔2022〕2號)要求:對高危生產經營單位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結合實際研究制定本行業領域的部門診斷檢查方案,明確診斷對象、診斷內容和診斷程序,合理確定診斷范圍,組織專家團隊、第三方服務機構深入企業和生產現場,對企業安全生產狀況進行診斷,幫助查找安全生產缺陷,督促問題隱患整改到位,提高企業安全生產保障水平。
三、出臺目的
開展非煤礦山安全生產“診斷式”檢查,督促指導非煤礦山企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完善風險管控和雙重預防機制,有效防范遏制事故發生。
四、重要舉措
(一)覆蓋范圍廣泛。診斷檢查全市9座地下非煤礦山、3座生產建設露天非煤礦山和7座尾礦庫,包含全市所有生產建設非煤礦山企業。抽查檢查停產停建露天非煤礦山,對絕大多數礦山企業停產停建情況進行抽查檢查。
(二)診斷內容全面。本次非煤礦山安全生產“診斷式”檢查主要以《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國務院安委會關于防范遏制礦山領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的硬措施》《山東省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青島市非煤礦山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6年)》等文件政策和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范貫徹執行情況為主,重點檢查涉及安全生產基礎管理、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等八個方面內容,涵蓋了安全生產管理體系運行的主要工作。
(三)督促工作落實。本次診斷檢查還對2023年下半年以來上級主要文件部署落實情況和2024年以來國家、省、市有關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專項檢查、工作會議部署任務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查企督政,督促壓實屬地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確保政策文件落實落地。
政策執行(解釋)處室:青島市應急管理局安全生產基礎處
聯系電話:85913568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