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市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按照國家、省統一部署,開展了2024年自然災害防治工作自查。
扎實推進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我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堅持高位推動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將自然災害防治擺在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同等重要位置,納入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要點。完善防災減災救災運行機制。堅決貫徹落實“7·25”會議精神,扎實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確保汛期我市安全穩定。
深入健全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貫徹落實。根據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緊密結合本地實際,有序推進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體系建設,整合設立市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健全完善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機制,統籌推進專項機制精簡瘦身。
持續推進自然災害防治重點工程建設。印發《青島市自然災害防治重點工程持續推進工作辦法》《青島市自然災害防治重點工程任務清單》等文件,按照“項目清單化、清單節點化、節點責任化、責任考核化”要求,建立季度調度和通報機制,有力有序推進自然災害防治重點工程建設,各項工程按計劃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全市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得到提升。
強化基層防災減災體系和能力建設。按照省應急廳部署要求,及時修訂《青島市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統籌開展“5.12國家防災減災日”“10.13國際減災日”等宣傳教育活動。加強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及時消除重大隱患。全市共建設國標Ⅰ類應急避難場所6個,Ⅱ類2個、Ⅲ類65個、Ⅳ類139個、臨時性200余個,全市應急避難場所人均面積達到了 “十四五”規劃的人均1.5平方米以上。制定出臺鎮(街)、村(社區)綜合減災能力建設規范地方標準,推進基層應急標準化建設。制定印發了《關于做好2024年度災害民生綜合保險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做好2024—2025年度災害民生綜合保險的通知》,組織指導各區市按照2024年度災害民生綜合保險合同模板與承保機構簽訂保險合同。
加強自然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建立完善了氣象災害、水旱災害、地質災害、“智慧森防”、海洋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完成一體化綜合指揮平臺(應急指揮部分)建設。加強災害預警和應急響應聯動機制建設,常態化開展自然災害風險形勢會商,印發了《青島市加強極端天氣防范應對工作方案(試行)》,提升了我市防范應對極端天氣風險的能力。健全氣象、自然資源、交通運輸、水務管理、海洋發展等部門預警“叫應”機制。
積極推進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成果應用。市普查辦組織相關部門研究制定并印發了《青島市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成果應用工作方案》,統籌協調推進全市普查成果應用工作,并確定城陽區、平度市為市級普查成果應用試點。按照工作方案要求,自然資源、海洋、應急等重要涉災部門和嶗山區(省級試點)、城陽區、平度市等試點區市積極探索普查成果應用,推動8個主要涉災部門形成三大應用方向38個典型案例,有效服務了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提升了社會綜合治理和公共服務質效。
下一步,我市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的意見》,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論述,筑牢安全底板,守牢安全底線,切實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