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全市園林和林業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圍繞“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城市愿景,以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活環境的需求為己任,高水平開展公園城市規劃建設,乘勢而上、奮力前行,為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做出新的綠色貢獻。
一、在“做精”上下功夫,高位謀劃公園城市規劃建設
1.加強公園城市建設規劃統籌。編制完成并印發實施《青島市公園城市建設規劃(2021-2035)》, 全面推進公園城市建設工作。
2.高質量抓好園林林業各項規劃編制。高質量完成《青島市綠地系統專項規劃(2021-2035年)》編制工作。
3.完成太平山中央公園、浮山森林公園策劃方案。完成高起點定位策劃,編制太平山中央公園、浮山森林公園提升方案。做好太平山中央公園、浮山森林公園景區旅游規劃和實施。
4.推進太平山中央公園品質提升。3月底前完成太平山中央公園綠道貫通,向市民開放。實施太平山中央公園綠道特色景觀提升項目、大樹復壯及森林撫育,全面完成太平山中央公園整治提升和生態修復。
5.推進浮山森林公園品質提升。3月底前完成浮山森林公園綠道貫通,向市民開放。推進浮山及周邊區域景觀提升。啟動浮山生態健身公園項目建設,完成浮山防火通道(綠道)和節點、停車場及配套服務設施建設。依法依規推進墳墓整治和地下公益設施建設。
二、在“做美”上下功夫,一體推進綠化建設養護提升
6.推進公園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建設山頭公園7個、口袋公園60個、林蔭廊道40條、立體綠化110處。全力推進濱海綠道建設,完成城區向海一側綠地更新,對城區重點道路兩側公園綠地提升,重點抓好齊魯康體公園、雙峰山公園建設等項目,推動城陽區省級公園城市試點區建設。
7.持續推進科學綠化。完成荒山和疏林地造林3000畝,森林質量精準提升1萬畝。完成150株古樹名木復壯,試點建設古樹公園。
8.全面推廣“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開展不少于20次線上、線下義務植樹活動,建設市民綠色驛站2處。線上、線下參與各類全民義務植樹活動互動人數1000萬人次以上。
9.實施太平山、浮山公園集中統一管理。完善確定太平山集中統一管理方案。進一步探索浮山統一管理模式。建成太平山、浮山智慧化管理服務平臺。
10.實施園林綠化養護提升攻堅行動。從改善綠地基礎條件、優化植物配置、精細整形修剪、強化水肥管理、科學防控病蟲害、缺株補植以及綠地內環境衛生、死樹枯枝清理等養護管理措施著手,實施園林綠化養護提升攻堅行動。
11.完成國家園林城市復審工作。按照新頒布的國家園林城市標準要求,組織各區市查缺補漏,排查、整治園林綠化存在問題,確保我市國家園林城市復審工作順利進行。
12.加強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指導和監督評價。擴大社區園藝師隊伍,組織各區市開展園林綠化養護技能比武。創建示范路10條、達標路10條,逐步提升全域園林綠化規劃建設養護管理水平。評選園林式居住區(單位)20個,提高居民、物業服務企業對居住區綠化養護管理積極性。
13.加強園林綠化資源監管。做好建設項目涉及城市綠地、樹木審批工作,加強建設項目涉及樹木審批事中、事后監管。開展綠化資源遙感遙測。依法依規、堅決保護好綠化成果、守住綠化陣地。
14.加強園林綠化科學養護指導。科學編制園林綠化養護工作月歷和病蟲害預測預報,指導各區市制定年度道路養護管理方案,科學開展各項養護工作。
15.加強園林綠化工程質量監管。抓好山頭公園整治提升建設項目的質量安全監督工作,做好具備驗收條件項目的竣工驗收監督。
三、在“做細”上下功夫,筑牢園林林業資源安全屏障
16.深化林長制改革。進一步健全完善全市林長制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落實各級黨委政府及各有關部門的森林、濕地資源保護發展目標責任制。嚴格抓好林長制改革任務清單、責任清單、措施清單的落實,進一步改進林長制工作年度績效評價標準和辦法。
17.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監管。嚴格林地用途管制和定額管控,嚴格森林植被恢復,落實占補平衡。嚴格林木采伐限額管理制度,減少森林資源流失。進一步創新森林資源監管方式,優化智能遙感解譯系統,及時發現和查處破壞森林、濕地資源的違法行為。
18.加強濕地資源保護監管。嚴格濕地用途管制,減少濕地資源流失,落實濕地占補平衡。牽頭做好園林林業領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
19.加強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監管。持續加強陸生野生動物及其野外棲息地的巡查監管,做好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工作。加強全市陸生野生動物救護工作。做好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和科普宣傳工作。
20.協調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跟蹤自然保護地、風景名勝區整合優化預案審批進度,根據審查反饋意見及時組織相關單位完善預案,做好與國土空間規劃銜接。積極推進嶗山、艾山、三里河、大澤山4個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報批工作。
21.加強自然保護地監督管理。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加強對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海洋公園監管,及時發現、制止、處置違法違規行為。組織開展風景名勝區問題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對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進行規范化建設管理考核。協調進一步梳理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管理體制。
22.加強國有林場和森林公園監管。抓好國有林場森林經營方案的實施和監測評價,積極增加國有林場和森林公園綠色優質生態產品供給,因地制宜經營公益林,綜合發展生態旅游等綠色產業。
23.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研究,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組織相關區(市)開展自然保護區本底調查、監測等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
24.完善森林防火體系。堅持以提升浮山森林防火能力為重點,建設火情監測體系、火情早期處置體系、防范管控體系和責任體系。全面加強浮山視頻監控、防火圍欄、綠道水網建設。實施青島市“十四五”森林防火總體規劃,積極推進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火源管控,持續隱患排查,強化防火宣傳教育。
25.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加強松材線蟲病、美國白蛾等食葉害蟲防治,做好松材線蟲病綠色藥劑防治試驗示范。完善監測預警體系建設。
26.強化安全生產工作措施。推進行業系統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能力建設,摸清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問題隱患。做好防臺防汛工作。深入推進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宣傳貫徹活動,加強生產經營單位全員培訓。
27.強化園林林業法治建設。依法嚴厲打擊非法破壞陸生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和非法售賣、運輸、經營陸生野生動物及其制品行為。繼續推進《青島市野生鳥保護辦法》立法調研項目進展。
28.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充分利用“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信用監管、“互聯網+監管”等平臺,切實提高事中事后監管效能。全面規范項目使用林地許可工作,扎實推進重大項目用地審批,嚴格控制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審批。
四、在“做韻”上下功夫,創新行業文化產業融合發展
29.推廣青島林品品牌。實施青島林品品牌培育計劃,評選第二屆十佳林品品牌,做好“青島林品”線上線下服務,打造示范果園,助力鄉村振興。加強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
30.做好森林康養產業“森林+”文章。編制全市森林康養發展規劃,開發森林康養產品,構建特色鮮明、差異化發展的森林康養產業體系。爭創國家森林康養基地3處,推介發布一批精品生態旅游線路和特色生態旅游線路。組織好省森林文化周主會場活動。
31.組織園林林業產業交流活動。組織參加林交會活動,籌備2024年成都世園會、2025年雄安新區綠化博覽會。篩選和培育我市優秀展品和花藝師,開展園藝大講堂12期。組織膠東五市林產品展銷、愛心助農進社區、產業交流研討、產業觀摩采風等產業交流活動。開展“青島蓮文化節”“特色花卉展”“愛鳥護鳥”等活動。
32.全面開展生態保護宣傳教育。開展“園林林業大講堂”和專業技術人員基礎學科培訓。廣泛開展自然博物科普教育,新建自然教育基地15個,開展青島自然教育公益活動。發揮浮山義務監督員宣講作用,舉辦講壇、文化交流活動,全方位助力公園城市文化建設。
33.加強園林林業科學技術創新能力。推進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加強林草知識產權保護,強化標準化和林產品質量監測。
34.推進青島市特色林草種質資源庫建設。確定特色林草種質資源庫重點收集目錄,編制青島市特色林草種質資源庫可行性研究報告工作,完成種質資源庫建設的籌備工作。
35.加快園林林業數字化轉型。建設青島智慧園林林業云平臺(二期)。新建青島市林草資源監測及物聯感知體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