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以來,市園林和林業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抓住公園城市建設有力契機,認真落實“精、細、美、韻”工作要求,全力推動園林林業創新發展,城市環境不斷美化,市民的綠色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升。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一)科學謀劃出“新招”,太平山浮山正式開放
高起點定位,全方位謀劃太平山浮山品質提升方案。以建設“生態綠色長廊,市民休閑公園”為目標,高標準規劃設計太平山中央公園、浮山森林公園。廣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意見建議,多次召開市民見面會,充分聽取民意。成立生態文化、風景園林等領域知名學者組成的專家咨詢委員會,對規劃全程把脈、跟蹤指導。面向國內外公開征集策劃方案,吸納先進設計單位參與設計,提升方案科學性、前瞻性。
高強度整治,全區域推進太平山浮山各類建筑清理。下大力對太平山、浮山周邊區域破壞自然生態風貌問題進行徹底整治。拆除違法建筑、私搭亂建、毀綠占綠181處,3.67萬平方米。遷移整治散亂墳墓13819座,征遷住戶房屋66處。將應拆除的69處建筑拆除并復綠。
高標準建設,全周期完成太平山浮山綠道節點貫通。樹立精品意識,精雕細刻、精細施工,提高公園建設品質。太平山建成7.9公里環山綠道,景觀40余處,出入通道75個,拆除圍欄1590米;浮山建成13.5公里環山綠道,景觀30余處,出入通道35個,拆除圍欄11525米。科學設置便民服務設施,新改建公廁38處、服務驛站17處,新增車位1000余個。完成古樹復壯55株,森林撫育約78萬平方米,精準提升森林質量1000畝。
高水平管理,全過程抓好太平山浮山集中規范養護。借鑒先進城市經驗做法,實施統一管理機構、統一政策措施、統一管護標準。創新開展山頭公園立法,以地方性法規形式規定公園綠線劃定、違章治理、建設管控等事項。以精細化管理服務市民游客,周末和節假日太平山、浮山公園日均游客達8.5萬人,市民整體滿意率達99.4%。
(二)增綠護綠出“實招”,居民生活環境日益改善
謀篇布局,優化綠色空間,科學編制公園城市規劃。科學編制《青島市公園城市建設規劃》,提出“山海人城融碧灣,紅瓦綠樹公園城”,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高品質“海灣公園城市”的總體規劃定位。編制上報《青島市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方案》,為妥善解決自然保護地交叉重疊等歷史遺留問題奠定良好基礎。修改完善《青島嶗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并上報國家林草局,現已列入首批審查。
因地制宜,美化城市環境,頂格推進市辦實事落地。全年計劃實施公園城市建設項目119個,已開工項目100個,開工率達84.5%。啟動山頭公園整治5個、口袋公園建設48個、濱海綠道建設82.6公里、立體綠化103處、林蔭路建設42條,啟動口袋公園適老化建設改造,已完成12處。以“花境扮靚城市生活”為主題組織開展第一屆花境大賽,打造了步移景異、疏密有致的美麗花境。組織開展黨政軍領導義務植樹等線上線下主題活動40余次,“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志愿者聯盟榮獲微塵公益之星稱號。全面推進荒山和火燒跡地修復,完成新造林5600畝。
啟動攻堅,彰顯城市形象,解決群眾身邊煩心事。開展園林綠化精細化養護品質提升攻堅行動,完成喬灌木修剪82萬余株,綠籬400萬米,地被草坪550萬平方米。補植喬灌木94萬余株,栽植宿根花卉等280萬余株,裸露土地整治8.6萬平方米,培訓人員22萬人次。制定山頭公園養護管理考核獎勵辦法和評分細則。啟動太平山智慧園區建設,打造國內智慧公園建設標桿。
(三)資源管護出“巧招”,園林林業系統治理穩步推進
林長制不斷完善,牽頭抓總作用明顯。我市2022年省林長制績效評價工作再獲優秀等次,印發了青島市第1號總林長令。組織開展了2022年度林長制工作績效評價和“林長+檢察長+生態警長”機制調研。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市委工作部署,將黃河戰略與園林林業高質量發展相結合,統籌抓好林業資源的保護管理。
執法力度不斷加大,資源保護堅強有力。進一步深化聯合執法機制,聯合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共摸查113個交易市場。全力做好林地要素保障工作,共賦予林地定額73.2公頃。開展森林督查、打擊毀林毀草專項行動等工作。核查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疑似點位384個并督促做好整改。
基礎設施不斷完備,筑牢安全生產防線。落實森林防火責任制,全面運行“五位一體”防火監測體系,建立完善四級網格3320個,派出檢查組2600余個,排查整改隱患520余處,清理林下可燃物24.6萬畝。春節、清明等重點時段累計布控人員18.2萬余人次,管控進山路口等2200余處。開展森林防火宣傳“七進”活動,發放倡議書、明白紙、家長信10萬余張,簽訂森林防火網上承諾書6萬余份。2022年至2023年度森林防火期內未發生森林火災。有序推進松材線蟲病和美國白蛾等重大食葉害蟲綜合防控。
(四)產業發展出“妙招”,園林林業行業魅力顯現
林品品牌效應擴大,惠民活動深入社區。將“青島園藝市集”納入“黃河大集”系列活動和首屆“逛街里”活動,組織開展第四屆年宵花節和第四屆花卉博覽會,舉辦膠東五市林產品展銷會,開展愛心助農活動50余場次。承辦第二屆山東省森林文化周主會場活動,舉辦綠色發展線上主題活動,視頻播放量超233萬次;線下活動80余場,吸引15萬余市民游客參與。
科普教育豐富知識,青少年踴躍參加。開展自然教育志愿服務活動30余場次,引導全市自然教育基地積極開展自然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積極參與太平山、浮山生態保護和公園城市建設。
調查研究貼近實際,注重一線解決問題。圍繞公園城市建設、林長制、林業產業發展等確定40個調研主題,開展了調研成果交流。制定《火燒跡地恢復造林技術規程》等9項地方規范和地方標準。組織開展了12項課題研究。積極對接國際竹藤組織,開展座談交流與技術合作。
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及時回應民生關切。出臺了以“提高審批服務質量、足額要素保障、助推企業發展”等方面為主要內容的《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要素保障10條措施》。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綠地養護管理統籌力度不夠。養護設施設備和人員短缺,養護責任難以落實。二是森林火災防控仍存在漏洞。森林防火基礎設施相對薄弱,防火隊伍能力不足的現象仍然存在。三是在公園城市建設中還存在生態綠地總量不足、分布不均,公園綠地與廣場、公共服務設施之間缺乏系統串聯,公園綠地建設缺乏創新性、共享性、引領性等問題。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下半年,我局將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抓好各項工作落實。一是按程序推進完成太平山、浮山管理機構的組建、調整,持續推進公園品質提升。二是加快推進有關規劃發布實施,推動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審批年內取得突破。三是強化資源保護監管,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用地要素保障。四是持續推進公園城市建設,為市民打造一批精品工程。五是督促各區市推進園林綠化精細化養護品質提升攻堅行動。六是繼續實施品牌培育計劃,讓更多本土林品走出青島。七是加快推進防護體系建設,開展浮山森林水滅火系統建設規劃工作。八是進一步促進營商環境優化,完善聯合執法機制,提升行業執法能力水平。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