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城市的歷史文化,是其獨特的印記與靈魂所在,承載著過去的記憶,也指引著未來的方向。在城市建設不斷推進的當下,如何傳承歷史文脈,塑造城市特色,成為推進城市精細化建設的重要課題。近年來,嶗山規劃分局在項目審批中充分挖掘保留鄉愁記憶,力求規劃建設與歷史文脈相協調,打造具有嶗山地域文化特征的獨特城市風貌。
專項學習,精進業務。為加強專業本領,提高將文脈傳承理念融入規劃建設的能力,嶗山規劃分局組織黨員干部參觀嶗山民俗檔案展示館,通過農用工具類、日常生活類、文化教育類等數千件老物件以及多個生活場景,更加系統全面地了解了工匠、漁業、民間游藝、中醫等十余個專題的嶗山民俗文化。
整體統籌,賡續文脈。在張村河城市設計中充分結合當地歷史文化特征,傳承演繹“張村常在、七張八霞”歷史文脈,沿張村河兩岸布局低密度、組團式的建筑群落,包括7處富有傳統風貌的特色文化商業街區“七張疊院”和8個特色各異的濱河景觀節點“八霞水岸”,打造富有傳統特色的煙火氣人文新城。
精雕細琢,保留鄉愁。對于村改項目,引導建設單位在景觀節點及細部設計中充分運用本土元素,以“繡花功夫”保留鄉愁記憶。在服務王家村安置區項目時,倡導項目方及設計團隊深入研究村志等歷史檔案資料,提取嶗山傳統民居圖案式、紅磚瓦等元素,融入到規劃建筑方案設計,在安置區多處層級臺地、樓梯處活化利用村落原貌浮雕景墻,延續城市特色風貌,煥發新活力。
下一步,嶗山規劃分局將進一步把好規劃審批中的文化傳承關,將地方傳統與現代建筑相結合,為打造美麗宜人的嶗山城市風貌貢獻規劃力量。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