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領域重大項目全生命周期審批服務暨改革創新工作。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隋朋鐸,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二級巡視員張會佐,西海岸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偉志,萊西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春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全市行政審批服務系統重大項目“金牌團隊”服務保障工作情況
今年以來,全市行政審批服務系統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進一步樹牢“大抓項目、抓大項目”鮮明導向,以重大項目審批服務提質增效為切口,構建從準入、建設到準營的重大項目全生命周期審批服務體系。
市區兩級重大項目“金牌團隊”凝心聚力、真抓實干,為重大項目提供全過程、定制化、個性化審批服務,全力破解要素保障不足、手續辦理不暢、竣工投產不快等問題,以高質量審批服務推動高質量項目落地開工再提速。
目前,“金牌團隊”服務質效已得到廣泛認可,作為“聚力項目建設,讓每一個重點項目落地速度更快”的重要依托,在集聚審批資源、推動項目落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具體如下:
聚焦企業需求,延伸服務鏈條,重大項目全生命周期審批服務質效進一步增強
堅持服務保障項目全市“一盤棋”
在去年“金牌團隊”成立的基礎上,縱向上打通市區兩級,橫向上強化部門協同,統籌審批系統100余名業務骨干服務資源,強化市級重大項目“金牌團隊”保障能力,在區(市)和有關功能區設12支服務分隊,邀請住建、發改等16個部門的業務骨干作為特邀專員,為重大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審批服務提供專業化支持。
發揮行政許可權相對集中優勢
市行政審批局作為全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牽頭部門,對重大項目從準入、建設到準營涉及的全過程審批和服務事項進行系統梳理,構建起包含“主體登記、項目立項、用地規劃、招標投標、市政報裝、施工許可、竣工驗收、經營許可”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
為工程建設項目提供增值服務
每個項目配備市區兩級4名“金牌團隊”服務專員,根據項目特點,梳理項目涉及的全過程審批事項,優化審批流程、壓減審批環節,制定“一項一策”定制化審批服務方案,為重大項目從審批到開工到投產的全生命周期持續提供增值化服務保障。
聚焦關鍵環節,拓展增值服務,重大項目全過程審批服務機制進一步健全
創新“全程跟蹤、緊盯需求、專員跟進、專班服務、協同聯動”服務流程
從項目簽約落地,服務專員就跟上靠上,與項目方建立常態化聯絡渠道,圍繞項目需求,適時用好用活各項改革舉措,提高政策兌現效率,確保重大項目審批服務全過程順暢銜接。
建立“專員吹哨、專班報到”難點問題破解機制
服務項目的過程是政企“雙向奔赴”的過程,專員在一線收集項目訴求,協調解決一般性問題。專班在破解復雜性問題上下功夫,同時梳理總結經驗,跨部門、跨層級協同發力,推動由“解決一個問題”向“解決一類問題”轉變,為改革創新提供原動力。
服務保障范圍進一步擴大
截至目前,“金牌團隊”服務項目達到2000余個,覆蓋省市重點項目、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等,累計提供審批服務2700余次,一線服務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深藍中心、山姆會員商店等項目500余次,高效破解難點堵點問題。其中,省內首家山姆會員商店項目于5月27日完成簽約,市區兩級“金牌團隊”及時跟進,為其定制審批服務方案,保障項目8月2日在市北歡樂濱海城正式開工。
聚焦項目管理,激活數據潛能,重大項目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
搭建青島市重大項目審批服務平臺
依托已有的青島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平臺,新建服務重大項目的專屬數字化平臺,實現與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部門業務系統數據互聯互通,實時更新項目全流程審批數據,重要審批節點倒排工期、亮燈預警,輔助全過程跟蹤服務。
強化重大項目實景可視化應用
將青島市重大項目審批服務平臺與市大數據局“智慧低空”系統對接,獲取無人機采集工地實景影像數據,依托地理信息技術、全景影像等功能,及時掌握建設項目空間布局及形象進度,項目審批全過程數字化、智能化服務水平大幅提升。
實現“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的效果
自青島市重大項目審批服務平臺啟用以來,已將省市區三級重點項目納入服務清單,依托平臺重要審批節點預警信息提供增值化審批服務,堅決不讓項目耽誤在審批環節。
下一步,重大項目“金牌團隊”將繼續樹牢實干實績鮮明導向,充分凝聚全市行政審批服務系統改革服務力量,營造干事創業良好氛圍。
全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工作,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專門對促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等工作作出重要部署。
我市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主動謀劃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領域“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及時研究出臺涉及本領域的指導意見及關鍵環節的實施方案。水電氣暖網等聯合報裝改革經驗被住建部予以全國推廣。在深入實施水電氣暖網等聯合報裝先進改革舉措的基礎上,打造工程建設項目領域“高效辦成一件事”特色試點,推動工程建設項目開工、竣工、投產全鏈條、全領域改革同向發力。
立足先行優勢,推動工程建設項目“高效辦成一件事”全覆蓋
充分發揮體制機制優勢
青島市作為較早啟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城市,自2019年全面實施改革以來,研究制定工作方案、運行機制等70余個配套文件,創新推出60余項改革任務清單,將原先分散在18個部門的120余個事項壓減為48個審批事項,構建起完善的建設項目審批改革體系。
進一步推進審批效率全面提速
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限由最初的200個工作日壓減至60個工作日,社會投資項目最快5個工作日即可開工建設,聯合驗收時限控制在12個工作日以內,基本實現“拿地即開工、竣工即投產”,審批效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持續推動我市在住建部工改評估中位次前移
今年公布的國家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評估結果顯示,我市和濟南作為樣本城市代表山東省參評,綜合排名全國第二,取得歷史最好成績。
立足難點破解,打造工程建設項目“高效辦成一件事”新優勢
深化水電氣暖網等聯合報裝“一件事”改革,破解項目“接入難”
在市內三區設立“市政公用服務共享窗口”,實現水電氣暖網等17個審批和服務事項“一窗通辦”。將市政公用建設條件納入規劃方案聯合審查一表申請,實行聯合踏勘、并聯審批、同步辦理。今年以來,已累計提供水電氣暖網等聯合報裝服務460余次。
推行工程建設項目開工“一件事”改革,破解項目“開工難”
推出施工許可、消防設計審查等9個事項并聯辦理新模式,同時,建設單位可根據需要,依次申請土石方、地下、地上三個階段施工許可審批手續,目前,全市新建房建工程大部分采用該項舉措,平均提前2個月開工建設。
開展聯合竣工驗收“一件事”改革,破解項目“交付難”
將工程建設項目竣工驗收階段必須通過的質量驗收、規劃核實、消防驗收等6個必驗事項,與辦理進度相似的水土保持設施、水電氣暖網市政接入等驗收手續并聯實施,驗收時限壓縮在12個工作日以內。今年以來,我市已完成930個項目的聯合竣工驗收。
立足改革試點,注入工程建設項目“高效辦成一件事”新動能
獲批全國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改革試點城市
我市在住房城鄉建設部“數改”基本任務的基礎上,根據試點工作要求,結合青島實際,印發《青島市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制定試點工作任務30項,覆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建設施工、驗收監管、運行維護、征收拆除等全生命周期。
實施多項省級試點
我市推行的建設工程電子檔案單套制歸檔、工程審批系統數據分析、聯合竣工驗收全流程數字化、工業項目“建成即投產”等5項改革舉措入選山東省2024年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揭榜掛帥”試點任務清單。
基層改革成效顯著
基層是優化營商環境的主陣地,是改革創新的源頭活水。今年以來,各區(市)和有關功能區立足本地實際,創新路數打法,積極響應國家、省、市工作要求,推出了重大項目服務保障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領域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改革服務舉措。
市南區依托“政務服務+”聯盟,為便民服務點配備專屬“暖南”服務專員
市北區推出道路占用挖掘“一件事”服務
李滄區“融合服務”助力城市排水管網改造修復再提速
嶗山區打造重點項目全生命周期審批服務2.0模式
西海岸新區推出“拿地即開工”“竣工即投產”改革
城陽區推行建設項目涉水審批“一件事”特色服務
即墨區實施工業廠房“竣工即投產 2.0”改革一件事
膠州市通過“策劃生成”提前破解項目堵點
平度市推出建設項目多證聯發“拿地即開工”
萊西市打造“我萊辦”金牌服務團隊
高新區落實“開工一件事”集成式審批改革
青島自貿片區實現用地規劃許可“免申即領”全覆蓋
下一步,市行政審批局將不斷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領域“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持續聚焦重大項目全生命周期審批提速,在服務保障全市高質量發展大局中勇當排頭兵。
還有這些大家關心的問題一起來看
↓↓↓
Q1法治時代網記者:能否詳細講講水電氣暖網等聯合報裝“高效辦成一件事”具體做法?
張會佐:以往,項目建設涉及辦理水電氣暖網等報裝過程中,普遍存在涉及主管部門和專營單位多,管線設計重復、交叉,現狀管線不清晰以及施工過程中才發現的不確定因素較多,項目建設單位要求實施市政報裝改革意愿非常強烈。
為此,自2021年開始,我們重新梳理了辦理事項、材料、流程和時限等要素,形成了突出提前服務和并聯審批的初步改革經驗,可以說是走在了全國前列。今年,隨著國務院提出的“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山東省住建廳下發水電氣暖網等聯合報裝“高效辦成一件事”實施方案中,大量借鑒了我市的改革經驗。今年3月,住建部以簡報形式將青島市市政公用報裝方面的先進做法在全國進行推廣,根據國家、省的新的改革要求,我們又充實和完善了以下幾方面內容:
一是一窗受理。設立線上線下市政公用報裝“一個窗口”,在市內三區設立全市首批“市政公用服務共享窗口”,實現水電氣暖網等共35項業務“一窗通辦”。
二是一表申請。將市政公用建設條件納入規劃方案聯合審查一表申請,實行聯合踏勘、并聯審批、同步辦理,開展聯合驗前服務,以水電氣暖同步施工為例, 每百米節約近10 萬元。
三是一次辦成。實現報裝、接入全過程線上審管銜接,按承諾時限提供報裝服務,超時亮燈。截至目前,已累計向70余個部門、單位推送信息21000余條。
四是全程網辦。通過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平臺與34個業務系統互聯互通,政府部門核發或前期已提交材料,一律免提交。
通過上述系統的改革舉措,我市水電氣暖網聯合報裝已落實17個審批和服務事項,由改革前需要對接11個部門申報17次,到現在只需要在審批部門申報1次,辦理時限也由之前的37個工作日壓縮到現在的7個工作日,企業普遍反映現在辦理市政報裝既高效又省心。
Q2魯網記者:萊西市今年升級打造了“我萊辦”金牌服務團隊,請問“我萊辦”金牌服務團隊在具體服務企業項目過程中有哪些升級變化,企業從中獲得了哪些便利?
王春:“我萊辦”金牌服務團隊是今年萊西市服務保障重大項目的重要舉措,相比之前,我們在服務對象、服務鏈條、服務內容上進行了全面升級,企業的獲得感也進一步增強,具體來說:
一是高位推進,頂格協調,機制更加健全。在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的幫助和支持下,以“金牌團隊”工作機制為依托,成立由市級領導任組長,相關部門、鎮街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領導小組,下設綜合協調、業務辦理、督促檢查、監督執紀4個工作組,破除部門職能壁壘,建立完善“企業吹哨、團隊報到、專班護航”工作機制,集中全市力量推動各類項目訴求落實解決。
二是著眼需求,個性定制,服務更加精準?!拔胰R辦”金牌服務團隊注重在個性服務上精準發力,為項目量身定制手續辦理“路線圖”和“明白紙”,清單化梳理項目遇到的難點、堵點。例如,青島力贏新材料年產180萬套金屬連接件項目作為省市重點項目,在項目收尾階段面臨局部外立面與原設計不符、消防及質量驗收問題多、工程檔案移交周期長、產權過戶復雜等問題?!拔胰R辦”金牌服務團隊經過充分調研,為該項目“量身定制”問題解決路徑,助推項目順利完成各項竣工手續辦理,比原來串聯辦理提速四個多月。
三是明確權責,協同配合,聯動更加高效。秉承“困難出現在哪里,服務延伸到哪里”的服務理念,“我萊辦”金牌服務團隊針對項目推進的“卡脖子”問題”,建立聯動服務保障機制,將市政府督查室和市紀委監委“護航專班”納入“我萊辦”金牌服務團隊工作組,著力提升項目訴求運轉效率。例如,王府井購物中心項目作為萊西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重點項目,目前處于營業前品牌商戶證照辦理階段。金牌團隊積極組織6個相關部門先后多次召開協調會和現場辦公會,幫助該項目162家商鋪集中辦理證照,確保如期開業。
Q3觀海新聞記者:西海岸新區推出了“拿地即開工”“竣工即投產”等創新舉措,可否再展開介紹一下?
劉偉志:今年,在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的業務指導和政策支持下,西海岸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持續深化改革,推出“拿地即開工3.0”、工業廠房“竣工即投產”、市政公用“一件事”主題服務等多項創新舉措。下面重點介紹一下具有西海岸新區特色的“拿地即開工”升級版和“竣工即投產”高效版。
一是打造“拿地即開工”改革升級版,獨創企業菜單式審批,實現了企業“拿地”到“開工”時限極短。西海岸新區在全市率先推出一般房屋建筑類項目“拿地即開工3.0”,項目具備條件后,涉及施工手續的18件事可一次性同步辦理?!澳玫丶撮_工3.0”實現了審批流程時限由原來20個工作日優化至3日以內,再創“企業拿地即可開工建設”新速度。9月20日,落戶西海岸新區泊里鎮總投資8億元的省重點項目“化工新材料雙創產業園”實現了拿地后10分鐘辦結施工許可手續。
二是推進“竣工即投產”改革高效版,突破項目驗收、使用程序,實現企業“竣工后投產”時限清零。針對一般性工業廠房項目,在審批事項不減,驗收標準不降的前提下,優化竣工驗收流程、實行分段分棟驗收、提前介入設備安裝、開展二次裝修,實現項目正式驗收后當天即可投產運營?!翱⒐ぜ赐懂a”將竣工與投產的時間間隔清零,項目早投產2個月以上,時間節省60%以上。9月28日,青島市工業廠房“竣工即投產”改革現場會,在總投資30億元的省重點項目萬馬高端設備產業項目(一期)“竣工投產”的現場召開。
今后,西海岸新區將持續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優質項目落地。
來源:青島發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