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全市公安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廳堅強領導下,扎實推進法治公安建設,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青島、法治青島。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2024年法治藍皮書《中國公安法治指數報告(2023)》,市公安局在全國72個參評公安機關中名列第一,連續4年保持全省第一。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4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強化政治引領,筑牢對黨忠誠。一是深化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貫徹。組織各級公安機關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學習560余場次,編訂《法治公安建設學習資料匯編》,進一步提高公安民警運用法治思維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的能力。二是全面筑牢政治忠誠。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組織市公安局黨委會議專題學習30次、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研討12次,制定黨建高質量發展17項措施,夯實對黨忠誠的思想根基。三是全面強化嚴實作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落實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措施,在全警樹立實事求是、求真務實作風。
(二)堅持法治思維,規范執法行為。一是強化制度保障。制定《關于加強執法辦案安全管理的工作指引》《關于規范執法行為的工作指引》等執法制度153件,進一步規范執法辦案。二是強化問題導向。系統推進法治公安建設年“1+6”源頭治理攻堅,靶向糾治執法突出問題,開設執法培訓“微課堂”,刑事行政案件辦結率實現新提升。打造全省首個電子卷宗“單軌制”運行平臺,法治公安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獲評全省公安機關十佳法治實踐創新案例。三是強化執法監督。推進執法監督管理委員會實體化運行,深化執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健全重大事項依法決策制度,高效運行“968110”執法管理監督熱線,實行刑事、行政案件受(立)案告知回訪,研發“受立案監督”“智能短信預警”功能模塊,構建全過程、全鏈條執法監督管理體系。
(三)提升法治能力,深化平安建設。一是持續深化嚴打整治。破獲各類刑事案件1.4萬余起,偵辦涉黑惡團伙案件5起,命案現案保持全破。深入開展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三年行動,破獲案件2200余起,預警勸阻117萬人次。縱深推進禁毒人民戰爭,破獲毒品案件200余起。偵辦非法集資、虛開騙稅等經濟犯罪案件650余起,挽回損失6.6億余元。持續開展“昆侖2024”專項行動,破獲生態環境、食品藥品、知識產權領域犯罪案件470余起,護航綠色發展,保障民生安全。二是嚴密社會治安防控。堅持顯性用警、屯警街面,嚴實公安武警聯勤武裝巡邏和“1、3、5分鐘”快反機制,違法犯罪類警情同比下降10.4%。深入開展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查處治安案件1.9萬余起,有力維護旅游旺季良好治安秩序。扎實推進社會穩定風險隱患專項整治,完善派出所與“一站式”矛調中心融合治理模式,排查化解矛盾糾紛4.4萬余起。三是筑牢公共安全防線。深入推進道路交通事故預防“減量控大”,依法嚴查酒駕醉駕、“三超一疲勞”等違法行為,精準實施農村地區道路交通管理,全市道路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保持“雙下降”。“一校一策”加強校園周邊安全綜合治理,實行“高峰勤務”和“護學崗”常態化工作機制,“PTU+派出所+交警”聯動護校,增設安全防護設施1027套(個)。依法查處非法銷售、運輸、儲存煙花爆竹案件35起,檢查易制爆、劇毒從業單位1900余家(次),聯動整治“九小場所”火災隱患4.1萬處。西太平洋海軍論壇、跨國公司領導人峰會等系列重大安保任務圓滿完成,青島馬拉松、國際啤酒節、世界杯預選賽等211項1100余場次大型活動安全順利舉辦。
(四)優化法治環境,服務保障民生。一是全力護航發展。建立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發展協作機制,前置駐企警務室、流動人口服務站1514處,全周期服務441個省市級重大項目。推行赴港澳“個人旅游簽注”,外國人240小時過境免簽、外國旅游團乘坐郵輪免簽入境政策落地實施。二是提升治理效能。“一點一策”推進173處交通堵點治理,優化“全市一個停車場”建設運營,城市交通運行態勢發展指數保持全國同類城市前列。協同深化旅游市場秩序整治、休閑海釣船舶規范提升,助力打造上合組織旅游和文化之都。三是優化便民服務。制定公安政務服務標準化清單,437個事項同標準辦理,86個高頻事項“一網通辦”,實施機動車行駛證電子化、摩托車登記“一證通辦”等8項交管便民利企措施,協同推進新生兒出生、企業信息變更等11個“高效辦成一件事”落地。
二、2024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工作隊伍建設需持續加強。公安民警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打擊犯罪、維護穩定、化解矛盾、應對風險、服務人民的能力和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
(二)法治建設有關環節存在短板弱項。當前,新型違法犯罪多發高發,違法犯罪智能化、信息化趨勢明顯,犯罪手段迭代更新,不法分子將犯罪窩點、通訊工具等向境外轉移,公安機關精準宣傳的能力和方法亟待加強,線索發掘及案件偵辦工作的能力需提升,涉外法治工作有待加強。
(三)法治領域創新服務質效仍需進一步提升。服務觸角向基層延伸度不夠,雖然結合工作實際,創新工作方式,探索出“智慧警局”“無人智慧窗”等有益措施延伸服務觸角、便利群眾辦事,但工作推進不平衡,距離打造“全省公安最小服務半徑”要求仍有差距。
三、2024年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情況
(一)壓實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市公安局黨委會議定期聽取法治建設情況匯報。市公安局主要領導出席公安部、省公安廳、市委市政府召開的法治建設相關會議,主持召開4次市公安局執法監督管理委員會全體會議,對法治建設作出批示20余次,赴基層所隊開展執法調研、主題宣講,調度重點信訪案件,親自部署推動法治建設重點任務落實。
(二)加強領導干部“頭雁”領航學法。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全面落實學法用法制度,把習近平法治思想和憲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規、黨內法規列入年度學習計劃,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決策、省委市委關于法治建設部署要求。
(三)堅持依法履職,督導整改問題。嚴格執行領導干部不得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相關制度,對法治建設中發現的突出問題督導整改落實,組織全市公安機關開展法治公安建設,持續整治執法突出問題,從完善制度機制、改進方式方法、嚴密監督管理、健全服務保障、加強能力建設等方面,著力提升全市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
四、2025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一)全力維護安全穩定。堅決筑牢政治安全防線,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聚力攻堅電信網絡詐騙,深化全國禁毒示范城市創建,嚴實危化物品、煙花爆竹、大型活動安全監管,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青島。
(二)深化法治公安建設。深入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貫徹,謀深抓實法治公安建設,完備執法制度體系,規范執法自由裁量權,加大執法突出問題整治力度,完善執法監督管理機制,加強民警執法素養常態化培養提升,以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為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法治化環境。
(三)提升警務工作質效。樹立“創新、主動、規范、協同、精細、務實”新警務理念,充分發揮“情指行”一體化龍頭作用,深化智慧公安賦能基層,持續推進派出所工作標準化建設,加快提升公安機關新質戰斗力。
(四)服務保障發展大局。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高標準做好知識產權保護、人才集聚等工作,加快“全市一個停車場”建設應用,持續優化“一窗通辦、全程網辦、跨域通辦、一次辦好”運行機制,創新“生態警務”“旅游警務”機制,助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青島市公安局
2025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