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青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等5部門關于印發青島市臨床專科能力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
    字體大小: 打印
  1. 索引號 2522709534423696848
  2. 主題分類 衛生
  3. 成文日期 2024-06-24
  4. 發布日期 2024-06-24
  5. 發文字號 青衛科教字〔2024〕1號
  6. 發文單位 青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7. 規范性文件登記號
  8. 各區市衛生健康局、發展改革局、科技局、財政局、醫保局,委屬各醫療機構:

    現將《青島市臨床專科能力建設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青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青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青島市科學技術局              青島市財政局

     

                                 青島市醫療保障局

                             2024年6月24日

     

    (此件主動公開)


    青島市臨床專科能力建設工作方案

     

    為進一步完善全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強臨床專科能力建設,提高臨床專科服務水平,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推動臨床專科能力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衛醫政發〔2023〕22號)、《關于印發<山東省臨床專科能力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魯衛醫字〔2024〕2號)等文件精神,結合全市臨床專科發展實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以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為核心目標,堅持需求導向、科學布局、先立后破、考核評估工作原則,進一步強化全市臨床專科能力建設制度和政策保障,打造省級高水平臨床專科群,提升市級臨床重點專科急危重癥醫療服務能力,強化縣域臨床重點專科常見病多發病診療能力,全面提升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到2025年,建成覆蓋運動系統、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 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領域的臨床專科集群,全市西醫類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含建設項目)總數達12個。全市國家中醫優勢專科(含培育項目)總數達4個。

    到2030年,全市疾病譜主要疾病和重大疾病均有省內一流的臨床專科,建成系統連續的高水平臨床專科群省級中心,依托專科集群建成重大疾病防治聯盟,分層、分級、分流的重大疾病救治體系更加完善。縣域專科能力全面提升,基本實現“一般病在市縣解決”。

     二、重點任務

    (一)爭創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省級專病中心

    以省級專科類別區域醫療中心創建單位申報專科、省科學技術獎勵(一等獎)所在專科、專科病種組合指數在全市排名前列專科、市攀峰學科建設項目專科等臨床專科為主體,積極爭創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中醫優勢專科建設項目,爭取國家級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數量取得新突破。支持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市市立醫院、市中醫醫院(市海慈醫院)、市中心(腫瘤)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青島醫院等醫院爭創省級醫學中心、重大疾病省級專病中心。建強8個市級專科(專病)診療中心,加快形成優質醫療資源功能互補的發展格局。

    (二)打造省級高水平臨床專科

    1.建設省級高水平臨床專科群。

    根據群眾就醫看病診療需求,結合我市實際,圍繞運動系統、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惡性腫瘤、兒科疾病等打造首要發展的專科集群,支持內分泌系統、婦產科疾病、泌尿系統、精神疾病、急危重癥、血液系統、風濕免疫系統、口腔疾病打造重要發展的專科集群。以省級高水平專科群帶動相關平臺專科發展,輻射引領周邊臨床專科能力提升,有效降低跨省就醫占比。

    2.建強專科類別區域醫療中心。

    引導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呼吸、創傷、口腔,市婦女兒童醫院兒童專科類別區域醫療中心,市中醫醫院(市海慈醫院)肺病專科專病診療中心負責提供各自特色專科醫療服務,并在相應學科(專科)建設中發揮引領帶頭作用,積極參與國家級診療規范、指南修訂,承擔國家、省級質控中心工作。

    3.發展精品特色專科。

    加快實施專業細化戰略,推進亞專科建設,使專科技術向精、深發展。指導各級醫院,尤其是三級醫院依托本院的優勢專科,發展亞專科、特色專科,參照省臨床精品特色專科建設要求,打造一批技術特色鮮明、診療效果顯著、輻射能力較強、行業評價較高的臨床專業亞專科。通過開展特色診療技術研究,引進專科醫療先進技術,形成專科醫療技術成果、診療規范。

    (三)提升市級臨床重點專科

    支持市攀峰學科從高層次醫學人才引進培養、醫學新技術開發應用、高能級醫學研究中心建設、重大醫療科研裝置配置以及重大疑難疾病的中西醫聯合攻關等方面集中攻堅,提升建設質量內涵,發展醫療新質生產力,增強優質醫療資源供給能力。打造區域醫療科研教學高地,提升服務輻射半徑,服務膠東經濟圈和省內外醫療需求。指導市臨床重點專科提升醫療基礎設施、服務能力、服務效率、醫療質量安全,提高疑難重癥診療水平,滿足市內群眾疑難重癥就醫需求。

    (四)鞏固縣域臨床重點專科

    1.推動縣域臨床專科能力提升。

    按照“提能級、強功能、補短板”要求,圍繞縣域群眾就診和“六大中心”能力建設需求,支持引導縣域醫院持續推進省級、市級縣域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在保障醫療質量安全的基礎上,加強新技術臨床應用和介入、腔鏡、微創等技術推廣,提升綜合醫院急診、重癥、腫瘤、兒科、慢性病、傳染病等臨床專科診治能力。

    2.強化薄弱專科能力建設。

    梳理兒科、康復、麻醉、老年醫學、精神衛生等薄弱、緊缺臨床專科,遴選推薦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縣域),引導區市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逐步緩解醫療服務供需矛盾。推廣老年多學科診療模式,探索建設老年病專病中心。對服務重大公共衛生的院前急救、傳染病、婦幼保健、眼病防治、口腔病防治等臨床專科發展予以政策支持,提升全市公共衛生服務和保障能力。到2025年,全市二級以上公立綜合醫院全部設立老年醫學科、康復醫學科、感染性疾病科。

    3.實施優質資源托管計劃。

    根據當地疾病譜、轉外就醫較多的病種,結合本地需求、發展實際,支持國家重點專科、省級綜合(專科)類別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單位托管縣級醫院,并下派下沉專家團隊,指導縣級醫院臨床專科精準提升服務能力。優質資源按需下沉,通過專家巡回醫療、教學查房、急救培訓及義診等方式,提高醫療人才資源使用效率。建立完善評估制度,對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下沉情況進行重點監測,強化人員派駐力度和能力提升實效,科學制定績效評價指標。

     三、工作措施

    (一)完善各級臨床專科管理體系

    市衛生健康委建立臨床專科組織領導體系,健全完善臨床專科建設規劃和管理制度,定期開展專科建設成效評估,提升專科管理能力。各區市衛生健康局建立臨床專科管理體系,健全管理制度,至少以半年為周期對縣域臨床重點專科開展評估。醫療機構要將臨床專科的建設與醫院整體發展規劃有機結合,建設臨床專科組織管理體系,組建包括醫務部、護理部、門診部、運營管理部、臨床研究管理部、信息中心等部門在內的工作專班,指定專人負責,每季度召開聯席會,動態評估專科建設進展情況,及時解決專科建設存在問題,不斷創新專科人員管理和績效分配機制,培育專科特色文化。各專科要健全臨床專科內部管理制度,嚴格落實核心制度,按照流程、指南、診療規范開展工作。

    (二)統籌推進基礎、平臺學科發展

    推進基礎學科發展。二級以上綜合醫院、中醫醫院要進一步提升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急診、重癥、康復等基礎學科的服務能力。優化急診流程,建立高效的急診急救銜接機制,持續提高急診搶救能力。合理擴容重癥救治資源,強化住院醫師和專科醫師重癥醫學技能培訓,全面提升重癥醫學水平。規范平臺學科發展。強化麻醉、影像、檢驗、病理等平臺學科的醫療服務支撐能力,加快區域影像中心、檢驗中心、病理中心均質化協同發展,實現在全市城市醫療集團、縣域醫共體內的推廣應用。積極推動病理、影像等平臺學科的遠程會診平臺建設。提高專科護理水平,持續加強臨床心理、麻醉鎮痛、用藥指導、營養指導等服務。

    (三)探索多學科診療模式

    鼓勵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探索開設多學科綜合門診,針對腫瘤、疑難復雜疾病、多系統多器官疾病等,為患者提供全面、綜合的醫療服務。支持腫瘤相關專科對新入院腫瘤患者進行多學科會診,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規范的治療方案。堅持“以患者為中心,以疾病診療為鏈條”,探索打破原有的醫學學科和診療科目壁壘,以優勢學科和(或)重點扶持學科為主體、相關學科共同參與的“1+N”學科群為基礎,全面梳理診療所需的醫務人員組成、設備設施條件、醫療技術和藥品器械等要素需求并合理配置,組建相關重大疾病(領域)臨床專科。

    (四)強化醫療質量安全

    落實“全面提升醫療質量行動計劃”,將醫療質量安全管理貫穿于臨床專科建設始終。健全院科兩級質量管理責任制,指導臨床專科設置質控專員,加強臨床專科質量安全改進目標或專業質控工作改進目標數據的收集、分析、反饋,強化目標引領、提升,發揮考核評估結果引導作用,不斷提升臨床專科醫療質量安全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規范化水平。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調動醫療質量控制中心積極參與臨床專科的業務指導、督促檢查,提升區域臨床專科醫療質量同質化水平。

    (五)加快醫療技術創新

    高水平醫院要注重醫療技術創新發展和優化整合,推動臨床重點專科與醫藥衛生重點學科、醫學科技項目良性互動,圍繞重大疾病和關鍵技術,以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為導向,加強臨床診療技術創新、應用研究和成果轉化。積極探索新型診療模式,加快推廣內鏡、介入等微創醫療技術綜合應用。積極推進數字與移動醫療技術創新,加快發展智慧醫療。規范建設生物樣本庫、專科專病數據庫,提升臨床研究水平。醫療機構要積極探索將科技成果轉化納入科研立項、醫院等級評審等條件,激發廣大醫務人員科技創新的積極性。

    (六)優化人才團隊梯隊

    醫療機構要以臨床能力為核心,圍繞專科技術帶頭人和核心專家打造臨床團隊,鼓勵通過機構雙聘、多點執業、戰略合作等模式“柔性引進”行業高層次人才,引領臨床專科發展。要選優配強臨床專科主任等關鍵崗位,鼓勵采用揭榜掛帥、簽訂責任狀、任期目標責任制等形式強化履職盡責。要注重技術骨干、中堅力量與青年醫師的培育,形成結構科學合理的人才梯隊。在內部績效分配時要向高風險、高難度技術人員、多學科查房、多學科手術人員傾斜。

    (七)組建重大疾病專科聯盟

    緊密圍繞《青島市重大疾病專科聯盟建設工作方案》相關要求,按照分級診療、防治網絡、資源下沉、專科共建、醫防融合等重要內容有序開展重大疾病專科聯盟建設,實行末位淘汰制。加大統籌力度,建設推進情況與重點學科評審、科技獎評獎、醫院等級評審等掛鉤。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區市、各醫療機構要貫徹落實國家、省有關要求,以臨床重點專科建設為抓手,促進疑難危重病疾病診斷和治療能力提升,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制定本區市專科能力建設規劃,于7月24日前報市衛生健康委科教處備案。

    (二)加強政策協同

    衛生健康部門要綜合考慮醫療機構實際運行情況、專科發展前景和所承擔的醫療任務,對不同建設目標的重點專科分類指導。對國家、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財政部門要按照政府衛生投入政策規定給予支持,發展改革部門要對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支持保障,科技部門要加強對其申報的科技計劃項目或平臺的支持,醫保部門要進一步優化新增醫療服務項目的審核程序,持續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和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各醫療機構要落實好臨床專科建設主體責任。

    (三)加強考核評價

    市衛生健康委成立臨床專科建設指導專家委員會,搭建臨床專科管理平臺,建立科學客觀的臨床專科能力評估考核機制,配合上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做好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省臨床重點專科、省臨床精品特色的過程管理。動態管理市級臨床重點專科,對已納入管理的項目進行定期評估,項目推進不力的,取消其相應資格。對考核評價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研究解決,對落實不力的醫療機構和專科,加強督查和約談,確保建設目標實現。

        

    附件:臨床專科建設重點指標體系.doc


    如果您對該文件有疑問,可以通過 網上咨詢 方式咨詢相關單位 ,或者撥打 咨詢電話
    咨詢電話:
    青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 85912856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99| 五月丁香啪啪中文字幕| 天堂资源8中文最新版| 国产成年无码AV片在线韩国|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中文字幕aⅴ人妻一区二区 | 五月丁香啪啪中文字幕| A∨变态另类天堂无码专区|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中文字幕热久久久久久久|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18p|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 久久ZYZ资源站无码中文动漫|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AV成人午夜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无码日韩精品第一页|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粉嫩高中生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制服在线无码专区|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精品人妻无码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久久精品?ⅴ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精品无码无人网站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成人午夜福利免费专区无码|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