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決策部署,落實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山東省公共資源交易2023年十個新突破行動方案》(魯發改公管〔2023〕381號)《關于鼓勵減免投標保證金降低招標投標交易成本的通知》(魯發改公管〔2023〕351號)《山東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服務重點項目高質量發展十項舉措》(魯發改公管〔2023〕383號)等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安排,深化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改革,讓每一筆公共資源交易效能更優。現將優化公共資源交易服務,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拓展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服務范圍
1.按照公共資源交易目錄要求,積極推動適合以市場化方式配置、具備交易條件的農村集體產權、海域使用權等公共資源進入平臺交易。
2.鼓勵引導紀檢監察機關收繳的涉案物品處置、必須招標的工程項目規定以外的工程建設項目、技術成果、文化產權等公共資源交易目錄外項目進入平臺交易。
3.升級公共資源交易服務系統,完善服務內容、服務流程、工作規范,提升承接各類公共資源交易的能力。
〔牽頭單位:市行政審批局;責任單位:市紀委監委機關、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管理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海洋發展局、市園林和林業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區(市)行政審批局,市公共資源(國有產權)交易中心〕
二、完善重點項目專員服務機制
4.建立重點項目工作臺賬,為每個重點項目配備至少1名業務骨干擔任項目專員,提前介入,提供“一對一”幫辦代辦服務、全時在線服務,量身定制服務保障方案。
5.健全溝通協調機制,平臺運行服務機構與招標人、代理機構、行政監督部門、審批部門等在前期準備、進場交易、合同簽訂等各環節、全流程無縫銜接,形成合力,共同推動項目建設。
6.建立市場主體和第三方參與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社會評價機制,對重點項目服務情況進行評價。
〔牽頭單位:市行政審批局;責任單位:各區(市)行政審批局,市公共資源(國有產權)交易中心〕
三、差異化減免工程建設項目投標保證金
7.全市范圍內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工程建設項目,在全面取消勘察、設計、監理等服務類項目投標保證金基礎上,進一步減免施工、貨物采購類項目投標保證金。
(1)政府投資的房屋建筑、市政、園林綠化、水利等工程建設項目,對行業信用等級評價AA級及以上的或公共信用綜合評價A+級的投標人免收投標保證金;對行業信用等級評價A級的或公共信用綜合評價A級的投標人至少減免50%投標保證金。
(2)政府投資的交通工程建設項目,對行業信用等級評價A級及以上的或公共信用綜合評價A級及以上的投標人免收投標保證金。
(3)政府投資的其他項目,對行業信用等級評價次高等級及以上的或公共信用綜合評價A+級的投標人免收投標保證金;無行業信用等級評價制度的招標項目,按照最新季度的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為A級的投標人至少減免50%投標保證金。
(4)對需要收取投標保證金的項目,投標保證金收取比例由最高不超過項目估算價的2%降為1%,且不得超過規定最高限額。
(5)免繳投標保證金的投標人需向招標人出具信用承諾書,承諾遵守招標投標相關法律法規。
8.除政府投資項目以外的項目,鼓勵招標人參照政府投資項目相關要求,給予減免投標保證金的優惠待遇。
〔牽頭單位:市行政審批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管理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海洋發展局、市園林和林業局、市國資委、市體育局、市國動辦,各區(市)相關部門,市公共資源(國有產權)交易中心〕
四、推廣金融擔保服務
9.鼓勵招標人接受擔保機構的保函、保險機構的保單等其他非現金交易擔保方式繳納投標保證金、履約保證金和工程質量保證金。鼓勵使用電子保函,降低電子保函費用。政府投資的依法必須招標的項目,首先選擇保函(保險)方式繳納保證金。
10.鼓勵金融服務機構為投標企業提供標前、標后全方位的融資服務,減輕投標人資金周轉壓力。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重點項目中標企業信貸投放,優化對涉及重點項目中小企業的融資服務。
〔牽頭單位:市行政審批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管理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海洋發展局、市園林和林業局、市國資委、市體育局、市國動辦、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青島市分行,各區(市)相關部門,市公共資源(國有產權)交易中心〕
五、優化投標保證金清退程序
11.升級保證金自動繳退系統,發布預中標公示或中標公告后,系統自動向未中標人發起投標保證金本息退款;當日因銀行業務系統關閉不能退款的,系統自動延至次日發起退款。在中標公告發布35日后,系統自動向中標人發起投標保證金本息退款。投標保證金退款成功,系統自動在平臺內向投標人反饋退款本息金額等信息。
12.定期開展投標保證金等各類保證金清理工作。
〔牽頭單位:市行政審批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管理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海洋發展局、市園林和林業局、市國資委、市體育局、市國動辦,各區(市)相關部門,市公共資源(國有產權)交易中心〕
六、推行電子營業執照“一照通投”
13.在全市工程招投標和政府采購領域推進電子營業執照“一照通投”改革,交易主體可通過手機隨時隨地領取并使用電子營業執照,通過掃碼認證,交易系統自動獲取交易主體信息,完成登錄、主體信息認證、標書加解密、電子合同簽訂等全流程交易活動。
〔牽頭單位:市行政審批局;責任單位:各區(市)行政審批局,市公共資源(國有產權)交易中心〕
七、實現公共資源交易“一網通辦”
14.建成工程招投標通用系統,覆蓋交易目錄內全部工程行業的勘察、設計、監理、施工、EPC(設計施工一體化)、全過程咨詢等所有招標類型。實現評標辦法、評標流程等內容可根據需要靈活定制,滿足行業主管部門和招標人的個性化需求,實現進場交易項目全流程電子化。
15.高標準完成集中采購目錄內品目框架協議采購征集。實現政府采購網上商城與審批證照庫信息數據互通。推廣使用齊魯云采微信小程序,為企業入駐網上商城提供政策導引和便利服務。
〔牽頭單位:市行政審批局;責任單位:各區(市)行政審批局、市公共資源(國有產權)交易中心〕
八、深化“不見面評標”改革
16.建設數字見證系統,將監管部門、社會監督員、公證人員、代理機構、見證人員等人員與評審專家進行物理隔離,構建虛擬評標室,實現專家不見面評標,保證專家獨立評審,規避其他人員干預專家獨立評審風險。
〔牽頭單位:市行政審批局;責任單位:各區(市)行政審批局、市公共資源(國有產權)交易中心〕
九、建立價格信息定期發布制度
17.定期發布建筑和裝飾、安裝、市政及園林專業典型工程量清單市場價格信息,為政府決策和市場主體經營提供參考,有效提升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服務價值。
〔牽頭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行政審批局〕
十、開展工程建設招標投標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
18.聚焦2023年1月1日以來啟動實施的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工程建設項目,重點治理所有制歧視、地方保護等不合理限制,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招標投標活動,招標投標交易服務供給不足,監管執法機制存在明顯短板和工程建設招標投標領域其他突出問題等五個方面的問題。
19.清理違反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優化營商環境等要求的各種制度規則,為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制度保障。
〔牽頭單位:市行政審批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管理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海洋發展局、市園林和林業局、市體育局、市國動辦,各區(市)相關部門〕
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
中共青島市紀委機關
青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青島市科學技術局
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青島市生態環境局
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青島市交通運輸局
青島市水務管理局
青島市農業農村局
青島市海洋發展局
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
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
青島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青島市體育局
?青島市國防動員委員會辦公室
青島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
中國人民銀行青島市分行
?2023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