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區、市人民政府,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市政府有關部門,市直有關單位:
《青島市促進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4—2026年)》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4年12月17日
(本文有刪減)
青島市促進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4—2026年)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國辦發〔2023〕37號)、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山東省落實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魯政辦發〔2024〕5號),大力推動我市專利產業化,加快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加強政策激勵,提升專利質量,打通專利轉化運用的關鍵堵點,優化市場服務,激發各類主體創新活力和轉化動力,充分發揮專利助推創新發展的強大動能作用,為推動全市科技水平提升、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2024年,完成高校、科研機構盤點入庫存量有效專利20000余件,專利轉讓許可活躍度明顯提升。到2025年,推動一批高價值專利實現產業化,全市高校、科研機構專利產業化率明顯提高,涉及專利的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50億元,備案認定的專利密集型產品產值超過180億元。到2026年,全市專利轉化運用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創新能力和運用效益明顯提升。
二、重點任務
(一)推進專利產業化,加快價值實現
1.盤活存量專利。推進高校、科研機構積極參與存量專利盤點,開展存量專利篩選評價、供需對接、推廣應用和跟蹤反饋,逐步實現高校、科研機構未轉化有效專利全覆蓋。引導高校、科研機構篩選具有潛在市場價值的專利,通過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平臺登記入庫,按照產業分類、技術領域向企業匹配推送,并組織企業對匹配推送專利進行評價反饋。通過項目路演、成果推介等形式開展供需對接,促進專利轉化運用。(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民營經濟局)
2.做優新增專利。落實“千校萬企”協同創新伙伴行動,引導高校、科研機構強化與企業聯合攻關,形成更多符合產業需求的高價值專利。落實“百校千項”高價值專利培育轉化行動,引導高校健全知識產權全流程管理機制。開展以產業化前景分析為核心的專利申請前評估試點工作,提升專利申請質量和產業化能力。到2025年,推動10所高校、科研機構開展專利申請前評估工作。推動高校、科研機構建立以質量為導向的知識產權服務招標機制,強化對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準入、考核、退出管理,優化資源配置和使用。積極參與“助企攀登”專項活動,指導重點企業完善核心專利布局,全面提升企業知識產權創造水平。(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教育局、市民營經濟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
3.助力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落實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幫助企業對接更多優質資源,推動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探索開展擬上市企業知識產權專項服務,降低上市過程中的知識產權風險。(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民營經濟局、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辦、青島證監局)
4.助推重點產業強鏈增效。圍繞優勢產業,聚焦制約產業發展的重大技術難題,實施“強鏈計劃”。圍繞新興產業,聚焦產業鏈關鍵環節,實施“建鏈計劃”。以產業、專利數據為基礎,以企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需求為導向,進一步完善專利導航服務體系。發揮重大創新平臺引領作用,開展行業共性關鍵技術攻關,提升技術創新水平和產品競爭力。引導國家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實施《創新管理-知識產權管理指南(ISO 56005)》國際標準,提升知識產權管理效能和創新水平。推進數據知識產權試點,強化數據知識產權保護和數據要素流通。面向未來產業等前沿技術領域,鼓勵探索專利開源等運用新模式。(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民營經濟局、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
5.培育推廣專利密集型產品。依托國家專利密集型產品備案認定平臺,以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為重點,開展專利產品備案,逐步實現重點企業專利產品備案全覆蓋。強化備案工作指導,加快專利密集型產品培育,擴大我市專利密集型產品認定規模。推進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核算與發布機制。(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科技局、市民營經濟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統計局)
(二)強化政策引導,激發內生動力
6.完善專利轉化激勵措施。引導高校、科研機構完善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管理模式,建立成果轉化容錯糾錯機制,營造成果轉化良好氛圍。引導高校、科研機構開展專利開放許可,對達成并備案的許可事項,依法依規予以技術合同登記認定。運用專利開放許可制度優勢,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創新。加強產學研合作協議知識產權條款審查,合理約定權利歸屬與收益分配。對全市高校、科研機構所在重點產業領域,經省評定認定為成功轉化實施、取得重大經濟效益的關鍵核心技術專利(包)項目,給予獎補支持。(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財政局)
7.強化促進專利產出政策導向。引導高校、科研機構建立以質量為導向的知識產權服務招標機制,優化資源配置和使用,促進專利產出。高校、科研機構對持有的專利技術,可以自主決定轉讓、許可或者作價投資,不需報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審批或者備案。推動實施財政資助科研項目形成專利的聲明制度,對于由財政資助科研項目形成的專利,授權超過5年沒有實施且無正當理由的,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完善專利考核導向,突出專利質量和轉化運用效益,避免設置申請量約束性指標,不得將財政資助獎勵政策與專利數量簡單掛鉤。在項目評審、機構評估、企業認定、人才評價、職稱評定等工作中,涉及專利指標的,要把專利轉化效益作為重要評價依據。(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委金融辦、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8.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一體推進專利保護和運用,加強知識產權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有機銜接,健全專利風險預警機制,完善信用監管、維權援助、糾紛調解等服務。推進《山東省知識產權保護和促進條例》貫徹落實。充分發揮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作用,提升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能力。(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市司法局、市公安局)
(三)優化要素配置,構建良好生態
9.完善知識產權運營體系。完善專利開放許可、專利價值評估等配套措施。支持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開展專利篩選評價、信息對接、推廣應用等服務,對經省評審認定為推動專利產業化成效顯著的,給予獎補支持。做好專利實施、轉讓、許可、質押等各類知識產權交易相關基礎數據統計。推動技術合同登記與專利轉讓、許可登記備案信息共享,引導高校、科研機構開展專利實施許可備案,擴大覆蓋面。(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科技局、市統計局、市財政局、市教育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10.優化知識產權金融支持。有序擴大銀行業金融機構知識產權質押登記線上辦理試點范圍,開展知識產權質押登記全流程無紙化辦理工作,探索開展銀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內部評估試點。推動國家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對接,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推廣“知識產權質押保險貸款”,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穩妥推進科技型企業通過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開展融資,探索銀行與投資機構合作的“貸款+外部直投”等業務模式;鼓勵保險機構根據專利轉化運用領域保險需求,探索開發專利許可、轉化、海外布局及海外維權等領域的專利保險產品,提升承保理賠服務質量,為專利轉化運用提供多層次保險保障。(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人民銀行青島市分行、青島金融監管局、市委金融辦、青島證監局、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市民營經濟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11.提升轉化運用服務水平。促進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效能升級,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引導樹立以促進專利產業化為導向的服務理念,支持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拓展服務領域,提供集成化專利轉化運用解決方案。推動高校、科研機構建立專業化技術轉移機制,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共建科技成果轉化聯合體,加速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引進和培育一批專業性強、信用良好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和專家型人才,參與服務各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助力核心技術攻關和專利轉化運用。加快推進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優化升級,積極爭取建設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集聚發展示范區。(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民營經濟局)
12.促進知識產權要素國際循環。發揮自由貿易(山東)試驗區青島片區示范引領作用,擴大知識產權貿易,加大自貿試驗區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力度,探索構建涉外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風險防控工作,維護企業合法權益。鼓勵銀行將更多優質技術進出口企業納入企業便利化政策范圍,為企業貿易外匯收支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鼓勵海外專利權人、外商投資企業等按照市場化原則,來青島轉化實施專利技術。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運用國際交流。(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人民銀行青島市分行、青島自貿片區管委)
三、組織保障
各區(市)要加強組織領導,將專利轉化運用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落實好專項行動各項任務。強化與省有關部門工作對接,推進各項任務落實見效。對專利產業化項目中產生的高價值專利和轉化效益高的企業等,做好分類統計和總結上報。各區(市)引導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帶動社會資本投向專利轉化運用。